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

发酵液预处理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分析

时间:2023-09-16 13:24:07 来源: 浏览|:1818次

发酵液预处理中, 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有何不同?

发酵液预处理中,凝聚和絮凝是常用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它们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以下是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的详细介绍:

一、凝聚的作用机理

凝聚是在发酵液中加入某种物质,使发酵液中的胶体物质失去稳定性,并zui终形成沉淀的过程。凝聚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电荷中和:发酵液中的胶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凝聚剂中的阳离子可以中和这些负电荷,使胶体失去电性。失去电性后的胶体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减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形成聚集体。
压缩双电层:当胶体失去电性后,其周围的水分子会形成双电层。凝聚剂中的阴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使胶体分子进一步聚集,形成更大的聚集体。
絮状沉淀形成:凝聚后的聚集体形成絮状沉淀,这些沉淀可以通过重力或离心作用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二、絮凝的作用机理

絮凝是在发酵液中加入某种物质,使发酵液中的胶体物质失去稳定性,并zui终形成易于分离的絮状沉淀的过程。絮凝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吸附架桥:絮凝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架桥”,使胶体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可以通过重力或离心作用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网状结构的形成:絮凝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继续连接相邻的絮状物,形成更广泛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可以捕捉和吸附更多的胶体颗粒,使发酵液中的悬浮物迅速沉降。
过滤分离:絮凝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还可以形成凝胶状物质,将悬浮物包裹在其中,从而实现发酵液中悬浮物的过滤和分离。
三、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比较

凝聚和絮凝在作用机理上有所不同。凝聚主要通过电荷中和和压缩双电层等方式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形成聚集体;而絮凝则通过吸附架桥和网状结构的形成等方式使胶体形成易于分离的絮状沉淀。因此,在发酵液预处理中选择凝聚或絮凝方法时,需要根据预处理的要求和发酵液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四、结论

凝聚和絮凝是常用的发酵液预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发酵液中的不溶性杂质和悬浮物。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改变胶体物质的性质使其失去稳定性,并zui终形成易于分离的沉淀物或絮状物。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预处理的要求和发酵液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其他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13915412606

传真:0512-69222792

邮箱:haonuo12@163.com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城通路66号

微信官方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1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